作为本轮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推进国有企业混改,尤其是引入民企等社会资本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堪称一项重要细分选项。正如9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按照“两个毫不动摇”支持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张春晓表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国企与民企协同发展,国有经济发展可以为民营经济发展搭建良好的运行平台,实现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共同进步,以此带动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的发展。这样能有效打通包括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进而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值得关注的是,为进一步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上述会议提出,要持续放宽市场准入,加快电网企业剥离装备制造等竞争性业务,推动油气基础设施向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开放;支持民企参与重大铁路项目建设和客货站场开发经营。
“积极参与上述领域的投资运营,一直都是民间资本的期盼所在。”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表示,长期以来,对于上述领域的投资运营、项目参与或是财政资金投向,民营企业参与度较低。结合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犹存背景下看,如何更好刺激民间投资增长,显得尤为重要。
刘兴国认为,此次会议继续明确要加大上述领域改革开放力度,促进其市场准入向民间资本开放,以及支持民营企业更多参与国家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对民间资本来说,无疑增加了其投资发展机会。当然,此举也将有效增强民间资本投资信心,推动民间资本投资加快增长。
事实上,推进电力、铁路、石油、天然气等在内的行业向民企伸出“橄榄枝”,一直是近年来国企混改的重头戏。其中,不仅政策面频繁加码,央企也在积极推进相关工作。
去年12月份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要在电力、电信、铁路、石油、天然气等重点行业和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今年5月份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提出,要稳步推进自然垄断行业改革;7月份,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又一次强调,要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包括不得以任何形式对民营企业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设置限制性门槛等;除此之外,9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意见》中着重提出,支持民营企业投身全面深化改革,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